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结题与评价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结题与评价
作 者:
作者简介:
朱立峰 519025广东省深圳市深圳中学
原发信息:
《现代中小学教育》(长春)2002年第10期 第19-21页
期刊名称: 《中小学教育》
复印期号:2003年02期
“结题与评价”是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我校在其实施过程中结合中学的实际学情,设计出结题报告表格及评价指标系统,较好地解决了“结题与评价”这一操作难题。本文结合“结题”与“评价”中各类表格的设计与应用,分别作些介绍。 一、设计《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表》 研究性学习的总结是以完成结题报告的形式来反映的。完成结题报告可以说就是要求学生完成一篇研究论文,这对于中学生来说,是有困难的。尤其是研究性学习的起步阶段,许多学生连研究报告从哪些方面去写都不太清楚。因此我们在课程实施中,一方面安排了“怎样做结题报告”的专题讲座,指导学生学做课题研究的总结;另一方面为学生设计了《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表》,以简单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完成课题总结报告。结题报告具体形式详见表1: 表1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表 课题编号 课题名称 班级课题组长 指导教师 意见 签名:____ 当然,我们也鼓励有能力的学生独立完成研究论文、调查报告或实验报告,必要时还可以有重点地提供个别辅导,向有关部门推荐一些好的课题研究报告,甚至推荐给有关杂志去发表。但对于一般的同学,我们只要求完成《结题报告表》的相关填写内容。我们认为这样做是符合中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因为学生学会撰写研究论文不是朝夕之功,其能力应该逐步培养,不能为了让学生写出完整的研究论文而使多数的同学无法完成结题报告。 二、设计《研究性学习结题评价表》 对结题报告的评价主要指向结题的具体内容,暂不涉及对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全方位评价。为此我们设计了《研究性学习结题评价表》,主要以“结题报告的内容”、“课题研究的结果”和“报告的陈述和答辩”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各评价指标依地位价值的不同赋予不同的权重(详见表2)。 同时,为了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我们在评价量表中增加了“指导教师的综合评价”一栏,评价表的最后结果(得分)是将设定的指标项目评价与教师的评语相结合。 三、设计《研究性学习综合评价表》 我校自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以来,就尝试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进行综合评价。根据有关学者提出的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综合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学习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和差异性原则,再结合研究性学习的各项课程目标,设计出《研究性学习综合评价表》。从目前我们的使用情况来看,感觉到是比较科学合理的,现介绍如下: 《研究性学习综合评价表》是从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态度”、“情感”、“知识”、“能力”和“成果”五个方面设计评价方案的,各评价(一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均为0.2,其设计的具体形式参见表3。 虽然我们对研究性学习进行评价是一项难度较大的操作,无论是评价的价值取向,还是评价的目标和方法,它们都是多元而开放的。加之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和组织又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多样性,这就更增加了评价操作的难度。在研究的全过程中,我们一直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既科学而全面(即不能太简单),同时又便于操作(即不能过于复杂)的评价指标系统,故以上设计的各评价量表均采用10项二级指标设置的方式,且每一级指标评价项目与权重系数相对应。 表2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评价表 表3 研究性学习综合评价表 一学期来的教学实践已经证明,设计结题报告表格及评价指标系统,不仅简化了学校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操作管理程式,而且规范了学生和老师对研究课题的总结与评价。目前这一研究成果已被我市教育局推广到全市,受到了学校师生们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