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教育技术工作计划
2017年教育技术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信息化服务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入贯彻省、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应用驱动与制度创新,大力实施智慧教育工程,全面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加快构建网络安全体系,不断研发优质教育资源,着力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深入开展教育技术应用研究,有效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使互联网+教育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教育装备的管理和使用
1、规范使用教育装备。一是用电的安全,每天下班前,要正常关闭电教设备,按“下课”按钮切断电源;二是用好“设备报修”平台,电教设备出现问题时,通过智慧教育平台中的 “设备报修”平台进行报修,上传相关信息,对于急待处理的问题直接电话报修,注重过程性资料的积累;三是进行常规检查,对于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有关老师反馈,提醒老师们纠正一些不正确的使用方法。
2、确保学校图书馆的正常使用。图书馆要积极配合学校,营造书香校园,做好图书的借阅工作,全天候全开架借阅,每班借阅图书8本以上,班主任督促学生正常借阅。图书管理员做好每月一次新书推荐,学生读后感专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图书馆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3、保证科学实验教学开足开齐。期初制定好实验教学计划,在“苏州市中小学教育资产与装备管理信息”上传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资料,做好学生实验手册,提高学校实验教学开出率,力争实验开出率达到100%。
4、专用教室老师每课一记录。专用室老师及时将上课信息上传到“苏州市中小学教育资产与装备管理信息”平台中。
5、继续做好学校网站建设,及时上传相关信息。加强学校网络的安全管理,提高领导的安全防控意识,提高学校网络信息的安全防控能力。
二、智慧教育云平台的使用
让每一位教师和家长充分理解和接受利用智慧教育云平台。全体教师要会用智慧教育平台中的“协同办公”,实现校内公文流转,在智慧教育云平台中实现家校互动、电子备课、教研活动、日志、题库使用、资源上传、班级动态、班级相册这8个模块的应用。每月教技室将教师各平台的使用情况统计并公布,全面推进智慧教育云平台的使用。
三、教育技术硬件设备的提升
1、“微格教室”改造成“未来教室”,积极探索“未来教室”的应用,充分发挥能手的示范引领功能,带动更多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
2、图书馆添置2500本图书,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提高学生的素养.努力形成“书香班级”、“书香年级”、书香校园”;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四、开展教育技术培训及比赛
1、做好本学期苏州市远程教育网络培训工作,争取参培人员全体通过培训。
2、配合教导处做好“一师一优课”的培训,做好此次活动的系统管理工作。
3、配合教导处做好“微课资源”制作培训,做好教师制作个性化学科微课资源的指导。
4、配合德育处做好“小荧星电视”的录制。
5、组织学生参加“昆山市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
6、继续组织参加各级各类信息化竞赛。组织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信息化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