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伴我行
文明礼仪伴我行
六4班 杨佳钰
文明礼仪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名,从小长辈就叫我们学会文明,那么,到底什么是文明呢?
顾名思义,文明就是用文明语,做文明事。简单地来讲就是要懂得礼貌、明事理 。
在校门口前,经常看到从小店里出来的学生们,边吃垃圾食品边聊天,吃完了就随手一丢,“艳丽”的包装纸“美丽”地跳跃、舞蹈,引起众人一阵阵厌恶的眼光。看着垃圾随着尘土飘落,我心里很难受。平日里的教育都是空话么,难道那些所谓的文明只是为了应付作业、考试吗?如果不在现实中遵守,那还是文明应该带给我们的教导吗?看看包装纸,再看看无动于衷的过路人,在他们眼里这些是空气吗?我叹了一口气,罢、罢,还严格遵守文明礼仪的人少之又少,中国文明礼仪的千秋万代永垂不朽毁于一旦,还能如何,望洋兴叹罢了。我弯腰捡起垃圾袋,却发现周围的人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着我,好像我捡起垃圾倒是一种天大的罪过。转身之际,却听到几声嘀咕:“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装给老师看吗,虚伪,做作。”我才悟出为什么有这样的目光,顿时哭笑不得,原来竟是如此。
记得一位名人曾说: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构成的,而不是由文字。无数事例表明,走向事业辉煌、开创成功人生的关键是高尚的情操。然而最基本的问题是:我们究竟要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什么样的思想品质和什么样的道德水准去接过人类文明的接 力棒呢?
中国现在终于强大起来了,但思想品质却还处在原来的水准。不,甚至比原来更加落后。古有孔融让梨,现如今呢?记得曾在书上看到过,新加坡对于文明是很严格的,只要吐了口香糖或扔了垃圾,那么对不起,请你扫完整条大街。德国人民对于文明问题更是相当于苛刻了,只要你有逃票记录、闯红灯记录等等,那你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在中国,等绿灯反倒成为落后的行为了,令人觉得你是个傻瓜,有路放着不走,管他红灯干嘛。有些人觉得他们有些小题大做,但不正是这些小题大做,令他们都成为了严格守法的好公民吗?由此可见,国家之间的文明礼仪思想落差有多大。
同学们,文明礼仪是人类社会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是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学识水平、道德素质、文化修养的外在表现。
俄国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种资本。”良好的礼仪习惯的形成,可以转化为一个人内在的性格、情操,形象礼仪不仅涉及个人的自身形象,而且事关学校社会乃至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