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通知

关闭

1.学校主课题实施计划 ok

网站首页    十三五课题    1.学校主课题实施计划 ok

学校主课题年度实施计划

一、课题实施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京剧、民乐、书法、国画等都是我国文化瑰宝,要向世界宣传推介我国优秀文化艺术

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中小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

学校落实讲话精神,贯彻《意见》,通过民乐课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塑造崇高理想和健康人格,为学生的美好人生奠基。

二、课题研究分解

(一)建设民乐传统文化环境

学校围民乐润泽美好人这一理念,充分发掘状元文化特色,对全校的校园环境进行规划,以民乐文化为载体,营造了一个以民乐为背景烘托的传统文化课程环境,将校园打造成一个凝练美丽精致的传统文化乐园    

1.民歌民谣墙  利用学校外围墙内侧墙面,以彩绘形式展示学生创编的作品,激发学生学习民乐的动力。

2.希周书画廊  选用学生围绕学习、生活和课程建设相关活动展开的作品创作,集中展览。

3.趣味灯谜廊  学校的后乐堂、希周文化长廊上每学年举办灯谜会,布置和民乐内容有关的趣味灯谜,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向往和喜爱。

4.民乐文化廊  学校打造了属于石小特色的民乐文化廊,图文并茂介绍民族乐器,介绍民乐的发展历史,让学校的每一处都

5.校园民乐演奏厅  为师生提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学习和展示的平台,陶冶情操,净化灵魂,使师生得到美的享受,为繁荣校园文化带来不竭的动力和无限的生机。

6.经典民歌大放  每两周利用广播播放经典民歌,在聆听和感受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建构民乐文化课程体系

始终以传承民乐文化,润泽美好人为目标,学校建构基础课+融合课+拓展课+创生课这四层嵌套圆课程体系,基础课程学习艺术技能,培养艺术修养;融合课程感受美育文化,提高审美能力;拓展课程关注实践探索,培育审美情趣,创生课程落实自主创新,提升综合素养,课程以螺旋式方式实施,层层深入,推进民乐课程建设。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04.jpg04













1 民乐文化课程结构图谱


课程指向学生核心素养:艺术修养、文化传承、合作探究、实践创新,通过课程实施,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培+的阳光儿童。


QQ图片20210315085635


2 课程指向核心素养图谱

(三)推进民乐文化课程实施

课程

类别

科目名称

课程内容

课时安排

实施年级


基础

课程

基础民乐

一年级:学唱民歌、认识基本民乐节奏

二年级:学习口琴和音阶,吹奏简单的歌曲

三四年级:学习竖笛,吹奏简单的歌曲

五六年级:学习巴乌吹奏经典曲目

音乐课导入课时和巩固教学时,每节课8分钟

一至

六年级







融合

课程

+语文

创设情境,设置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民族乐配乐,在源远流长、高山流水的意境中感受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化。

语文课

教学中

一至

六年级

+体育

在放松活动中,播放舒缓的民族音乐,借助民乐创设韵律操和放松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体育课

教学中

一至

六年级

+美术

借助民乐烘托绘画作品所传递的意境,加强师生对民乐的理解。

美术课

教学中

一至

六年级

+道法

利用网络资源进一步搜集、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家的生平简介、代表作品等,感受中华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

一至

六年级

+书法

运用情景音乐开展教学实现美的共享

书法

教学中

一至

六年级





拓展

课程

卫泾民乐

《卫泾民乐》演奏提高型,练习琵琶、中阮、古筝、扬琴、二胡、笛子、笙、唢呐等民乐器乐。

兴趣活动课

专长型

学生

民歌民谣

《民歌民谣》对学生民乐启蒙教育。

晨会课

一、二年级

民乐诗赋

学习现有语文教材中含有民乐因子的片段、诗词等,配合《古诗文诵读》读本进行诵读。

晨会课

三年级

民乐故事

《民乐小故事》囊18位中国民族音乐家的故事、代表作等。

校本课

四年级

民乐探究

民乐古诗词大比拼、成语大比拼、字谜灯笼制作、追究民乐溯源等。

班会或

语文课

五、六年级







创生

课程

乐谣吟诵

学生通过吟诵,尝试创作一首首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民歌民谣,师生之间传唱。

主题月

民乐节

一至

六年级

乐歌传唱

教材《基础民乐》为主,挑选自己喜爱的民歌进行表演,结合学生的风格,评选传唱家,让民歌响彻校园

主题月

民乐节

一至

六年级

乐韵

根据民谣的相关内容,完成一幅书法作品创作一份(民谣8K手抄报、海报、绘画等,版面活泼新颖,图文并茂。

主题月

民乐节

一至

六年级

乐曲演奏

选择一种自己熟悉的器乐,演奏经典曲目。

主题月
民乐节

一至

六年级

乐艺武术

结合读本《武术》,根据民乐编排武术节目,表演武术技能。

主题月

民乐节

一至

六年级

乐历写作

学生根据学习民乐的经历,用心感受,下笔成文,创作各类文学作品。

主题月

民乐节

一至

六年级


1.基础课程的实施

所有的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学唱民歌。

一年级的学生,在音乐课上除了教授音乐书本的内容外,加入最基本节奏的认识;二年级开始加入口琴和音阶的学习,能吹奏简单的歌曲;三四年级学生能用竖笛独立吹奏音乐书上的简单的歌曲;五六年级学习巴乌,练习吹奏一些经典的曲子。

2.融合课程的实施

学校在民乐课程实施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积极探索学科渗透教学的模式,以多样的主题活动,新颖的活动形式,在学科课程中融合民乐教学。

+  将民乐与语文教学融合,创设情境,设置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民族音乐配乐,在源远流长、高山流水的意境中感受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化。

+  民乐与体育教学相融合,在放松活动中,播放舒缓的民族音乐,创设韵律操和放松操;武术社团根据节目内容,安排武术和民乐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  借助民乐烘托绘画作品所传递的意境,加强师生对民乐的理解。

+  开发和利用课外学习资源,追溯民乐起源,探究民乐发展,认识民族乐器,利用网络资源,进一步搜集、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家的生平简介、代表作品等,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  将民乐与书法教学相融合,美美与共,在优雅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书法,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3.拓展课程的实施

推进卫泾民乐学院课程:

本着自愿为主的原则,采用学校招募的形式吸收有音乐天赋的学生到卫泾民乐学院,以梯队建设为主,实施分层教学,下设琵琶课程、中阮课程、古筝课程、扬琴课程、二胡课程和竹笛课程,新增唢呐、手风琴、笙等。

实施主题活动课程

民歌民谣  低年段孩子诵读校本教材《民歌民谣》,感受民谣朴实明快、朗朗上口的特点,开展民乐启蒙教育。

民乐诗赋  整理现有语文教材中有关民乐的课文,三年级学生配合学校校本教材《古诗文诵读》读本进行诵读,感受语文的包罗万象和独特魅力。

民乐故事  四年级学生通过学科传授的方式,学习校本教材《民乐小故事》,深入了解中国民族音乐家的故事和代表作品及创作背景,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

民乐探究  五六年级学生在语文实践课和课外活动中,通过民乐古诗词竞赛、成语大比拼、字谜灯笼制作等方式,进行民乐文化的探究与实践。

4.创生课程的实施

1+X创生课程文化。以民乐1,以一吟一唱一写一武一演一等为X,构建六棱特色创生课程模式,吟诵校园民谣,传唱经典民歌,书画民乐作品,演奏民族乐器,练出武术技能,撰写学习经历1+X全面推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学校把每12月定为民乐主题艺术月,活动中,全校同学参与其中,分低中高年级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确保以最合适的年龄段开展,在活动中加强对于民乐知识和延伸文化的了解。

乐谣吟诵  依托民谣读本,尝试创作一首首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民谣,课前课后进一步朗读和吟诵,感受民谣的艺术之美,激发对这一艺术形式的热爱。

乐歌传唱  教材《基础民乐》为主,挑选自己喜爱的民歌进行表演,结合学生的风格,评选传唱家,让民歌响彻校园

乐韵书画  根据民乐所包含的相关内容,创作民乐知识手抄报海报、绘画、书法作品等使学生对民乐有一个比较与认识,提高独立欣赏的能力。

乐曲演奏  选择一种自己熟悉并擅长的乐器,演奏经典民乐曲目,以民乐主题艺术节为舞台,搭建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

乐艺武术家  结合读本《武术》,结合民族音乐编排武术节目,表演武术技能,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形成健全而优秀的艺术素养。

QQ图片20210315085729乐历写作  学生根据学习民乐的经历,用心感受,下笔成文,创作各类文学作品。

QQ图片20210315085732












3 六棱课程模                   4  创生课程图谱


《小学民乐文化课程的建构与实施》

课题分工明细

核心成员

分工

子课题成员

王美芳

负责课题指导与管理


王亚娟

负责课题撰写、申报与总结

  

民乐基础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音乐老师:黄浩栩、董天悦

何琨、卞超予、宋萍

盛晨程

民乐融合课程的实施与研究

教科研组组长及学科教师:
钟燕萍、周月佳、王雪姣、胡晓燕、薛花、仇天一、陈银吉、黄浩栩、吴丹

于发源

民乐拓展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外聘老师、音乐组协助

  

民乐创生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德育年级组长及班主任:
李雯、朱婧怡、周玲琴、

蒋杨怡、祁莉娟、张丽芳

谢财福

课题经费管理、宣传报道及各项保障措施


多媒体技术支持与保障

钱强

民乐物态文化建设











民乐社团分工:

琵琶苑:分为大琵琶组小琵琶组,大琵琶均为五年级的学生,目前都通过琵琶六级考级。平时注重基本功的训练,乐曲的练习与演奏,现今大琵琶的同学每天都能坚持训练,她们担任着合奏队伍中的主旋律的演奏。小琵琶为刚收的一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琵琶,从最简单的基本功学起,争取能在三年级参加民乐合奏。负责老师:陆静

中阮苑:中阮学员现在均为五年级的学生,目前都通过中阮六级考级。每年招收一批新学员作为梯队,平时注重基本功的训练,每学期都学两到三首中阮独奏曲。负责老师:董天悦

古筝苑:古筝社团每年招收新队员若干。目前都通过古筝六级考级。平时注重基本功的训练,每学期都学两到三首古筝独奏曲。负责老师:董天悦

扬琴苑:扬琴学员都为五年级的学生,平时注重基本功的训练,简单曲目的弹奏。负责老师:陆静

二胡苑:二胡大学员为六年级的学生,小学员为三年级的学生。平时都注重基本功的训练,每学期都学两到三首二胡曲。负责老师:何琨

竹笛苑:竹1班均为三年级的学生,平时注重基本功的训练,乐曲的练习与演奏。竹2班为刚收的二年级学生,刚开始学竹笛,从最简单的基本功学起。负责老师:贾云舟

笙苑:笙目前学员人数较少,随着年级递增会扩容班级,主要以四五年级学生为主。负责老师:于发源

手风琴社团:手风琴社团由我校音乐老师延伸于民乐以上开设的,只要提供于那些喜爱钢琴,且对键盘乐器感兴趣的同学。正所谓音乐是世界通用的语言,在民乐之外延伸出的手风琴器乐,更是体现出我校音乐基础的扎实和对学生器乐学习的重视。负责老师:黄浩栩

当然,随着学生兴趣的多样性,我们正着手打造更多、更丰富的社团,让孩子们有选择、有兴趣的参与到学习中。





2021年10月11日 09:27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