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申报表 昆山市石浦中心小学校 谢财福
附件2:
昆山市哲学社会科学
研究课题申报表
项目批准号(由市社科联填写):
项目名称:双减政策下父亲教养方式与乡村小学生自信心的关系研究—以昆山小学为例
项目负责人: 谢财福
所在单位: 昆山市石浦中心小学校
昆山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制
2022年1月
一、课题申请者基本情况
负责人姓名 |
谢财福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
|||||||
学历 |
大学本科 |
专业职称 |
中小学一级教师 |
研究专长 |
心理 |
|||||||
工作单位 |
昆山市石浦中心小学校 |
行政职务 |
教科室副主任 |
|||||||||
近期承担课题和学术研究的主要情况 |
1.《家校合作,提升新昆山人家庭教育能力的实践与研究》昆山市教育科学院课题主持人 2.《小学民乐文化课程的建构与实施》苏州教育科学重点规划课题核心成员 3.《苏南乡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与实践研究》昆山市教育科学院课题主持人 4.《苏南乡村小学生积极人格特质培养的实践研究》苏州教育科学院课题主持人 5.《乡村小学志愿服务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影响的实践研究》昆山市社科联课题主持人 |
|||||||||||
课题联系人 姓名 |
谢财福 |
通讯地址(邮编) |
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石浦中心小学校 |
|||||||||
课题联系人 联系方式 |
||||||||||||
|
||||||||||||
课题组成员 |
||||||||||||
姓 名 |
性别 |
年龄 |
行政职务或职称 |
研究专长 |
工作单位 |
|||||||
朱婧怡 |
女 |
中小学二级职称 |
家校沟通 |
昆山市石浦中心小学校 |
||||||||
吴丽君 |
女 |
中小学二级职称 |
德育 |
昆山市石浦中心小学校 |
||||||||
沈佳魏 |
女 |
中小学二级职称 |
心理 |
昆山市石浦中心小学校 |
||||||||
范佳静 |
女 |
中小学二级职称 |
心理 |
昆山市石浦中心小学校 |
||||||||
唐晨辉 |
女 |
中小学二级职称 |
德育 |
昆山市石浦中心小学校 |
||||||||
预期成果(专著、论文、研究报告) |
双减政策下父亲教养方式与乡村小学生自信心的关系研究 |
字数 |
7000 |
二、课题设计论证(请详细填写,可以附页,500字左右)
1.本课题研究所涉及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及课题重要性分析。 |
(1) 研究背景: ①童年期的法定年龄为7至12岁,孩子自信的培养从小受到家庭潜移默化的教育,尤其是父母对儿童的歧视将会极大地降低孩子的自信心,因此研究童年期阶段更有意义性。 ②双减政策,一定程度减轻家长的压力,但是更加提升了对于家长教养的质量和要求,更加注重科学化、精细化的教养手段和方式,而很多家长在孩子的教养过程中并没有意识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信心的强弱会对生活、学习与交往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且不利于今后身心的成长。 ③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说:“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父亲教养方式在家庭教育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孩子自信心的影响也愈来愈大。 (2)国内外研究现状: ①国外研究现状: Mikiyasu Hakoyama在《父体风格:品质儿童在父体中期待》谈到,许多父亲努力成为更好的父亲,通径分析揭示了父亲感知质量的方向性和相对性影响,从而提高父亲的养育方式对于孩子的重要影响。Saito Atsuko,Nozaki Mari发表的《父母同理心与父亲教养方式的关系》中谈到,父亲如果能换位、神入、共情地思考,能够体会孩子的情绪和想法、理解孩子的立场和感受,孩子在自信心、抗挫力等方面的能力会有很大的提升,体现了父亲教养方式的重要地位。心理学家Nancy Darling和Sbembexg提出家庭教养方式是父母行为对儿童表达出来的情感及态度的集合体。 ②国内研究现状: 张晶在《父亲在子女教育中的缺失及重建》中提出父亲在子女儿童期的人格发展、社会认知等方面乃至在青少年期的社会性交往能力、独立性、创造性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从中探讨父亲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试图找出解决“父亲教育缺失”的对策。张秀红认为家庭环境是孩子的主要生活活动环境,家庭教养主要是父母、祖父母在为孩子提供发育与成长所需的物质、精神、心理条件时,也在传递生活方式,在长期潜移默化的教养过程中,孩子身上会留下长辈的影子。孩子的自信心程度会受到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国内外教养方式与乡村小学生自信心的关系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研究内容、类型和方式较为丰富,但缺少系统的探讨,父亲教养方式与乡村小学生自信心研究尚不多见; ②在父亲教养方式与乡村小学生自信心的关系研究上追求多样化,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培养体制,资源也需要重新整合,避免独自为战; ③国内教养方式与乡村小学生自信心的关系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高校、普高和中学方面,主要以父母教养方式为主,关于乡村小学生父亲教养方式处于空白的状态中。 (3)课题重要性分析: ①如果一个人没有了自信心,对今后的良好发展具有很大的阻碍作用。对生活、学习与交往等各方面产生不良的影响,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评价低,自卑、害羞、焦虑、偏执、抑郁、恐惧、优柔寡断等都不利于今后身心的成长。 ②通过研究小学生自信心高低对应的父亲的教养方式的手段、途径等的不同,为父亲在家庭教养方式上提供参考手段。 |
2.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主要思想或主要观点,研究重点及难点、突破点分析。 |
(1) 基本内容: 1.双减政策下父亲教养方式、手段的调查研究 通过问卷调查、随机采访的方式选取昆山市千灯镇3所小学300名学生家长的父亲进行数据调查,为父亲家庭教养方式与小学适龄儿童自信心的关系研究奠定基础。 2. 双减政策下乡村小学生自信心阈值的调查研究 通过问卷调查、随机采访的方式选取昆山市千灯镇3所小学300名学生进行网络线上的自信心阈值进行数据采集,与家长的教养方式形成对应比值。 3. 双减政策下父亲教养方式与乡村小学生自信心的关系研究 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对比,总结小学生自信心阈值高对应的父亲的教养方式的手段、途径等,形成关系报告,进一步为父亲在教养方式上提供参考手段,为孩子树立强大的自信心提供环境氛围。 (2) 主要观点: (1)双减政策下,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父亲教养方式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乡村地区不能忽视这一关键性问题; (2)父亲教养方式与乡村小学生自信心的重要意义 小学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期,自信心有利于小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人格,健全基本人格,提升生活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而父亲作为家庭重要一员,对于孩子的教养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3)研究重点: ①双减政策下父亲教养方式、手段的调查研究 ②双减政策下父亲教养方式与乡村小学生自信心的关系研究 (4)研究难点:双减政策下父亲教养方式与乡村小学生自信心的关系研究 (5)突破性分析: ①研究对象的突破:既有研究较少对父亲教养方式与乡村小学生自信心的关系研究,又结合乡村小学地方特点,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展开,具有开创性; ②研究工具的突破:双减政策下父亲教养方式、手段的现状调查研究、小学生自信心调查研究的方式多样性,不仅需要传统的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还可能在调查研究中开发新的研究方式、测量工具。
|
三、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
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是否属实;本课题负责人或参加者的政治业务素质是否适合承担招标课题的研究工作;本单位能否提供完成本课题所需的时间和条件;能否给予相应的配套经费;是否同意承担本课题的管理任务和信誉保证。 |
本课题所填写内容属实;本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教学工作经验丰富,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业务能力,已逐渐成长为科研型教师,所撰写的几十篇教育教学科研论文发表在各级各类杂志。本校可以提供完成本课题所需的时间和条件,并给予相应的配套经费;同意承担本课题的管理任务和信誉保证。
单 位 公 章: 单位负责人签名:
2022年2月20日 |
四、评审意见
表决结果 |
|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