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小学 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昆山市石浦中心校 胡晓燕
一、研究背景
在过去三十多年里,国内众多学者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其中,大多数学者把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作为切入点来论述的。也有少部分的学者结合当今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来论述。众所周知:“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抽象的数学知识只有和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才是活的知识,才有生命力,才能体现知识学习的价值”、“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社会、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虽然现在有许多教师都意识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有意识的把日常生活中的实物、实例引用到课堂中来,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由于认识和理解的偏差,在不经意间许多教师走进了一些“生活化”的误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生活化教学,从而追求高效的课堂呢?本课题就是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二、课题的概念及界定
生活就是数学,数学就是生活。所谓数学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把课本学习与生活数学挂起钩来,让学生认识到学数学不仅仅是为了考试,为了得高分,而是为了运用数学,让学生产生没有数学就没有生活的强烈意识。
三、关于课题国内外现状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国内研究现状。
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淮阴师范附小在“八五”期间研究过“小学生活基础教育”。确立了课程活动、管理活动、社区活动为实施生活基础教育的三条主线,又以课程为核心,来培养学会生活的人。洛社中心小学在“九五”期间研究过“构建生活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针对传统课堂生活情感的缺失和实践活动的缺乏,在数学学科构建了“情知模式”,以达到情趣性和实践性的目的。
2、国外研究现状。
杜威提过“教育即生活”,他认为教育即是生活本身,而不是为未来的生活作准备,他还提出“从做中学”,认为从做去学比靠静听去学,教育的效果大得多。但他在纠正旧教育缺陷的同时走到了另一端,他的实验以失败告终。最近国外又提出“做学”,强调以“做”(实践)带学习,提倡围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所以,数学改革的趋势为:数学应走向生活,走向实践。
四、课题 研究的理论依据
1、杜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美国教育思想家杜威立足于现代社会讨论教育,他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教育。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就是倡导每一个孩子都公平地享受生活,教育要培养适应社会的人,这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教师要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 。
2、活动建构的理论
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为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反对让儿童被动地接受成人的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原苏联心理学家提出了活动内化的理论,和皮亚杰的认识建构理论都指出学生基本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集训结构的。
五、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图体现“生活——数学——生活”的回归,体现“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和方法,把学生生活和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思考周边事物和问题的应用能力,运筹优化意识和创新精神。
六、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数学教学内容生活化的研究。
整合教学内容,使新知呈现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如计算、应用题等内容展示生活化。社会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学生可以从报纸、杂志、电视等新闻媒体上了解到很多信息,还可以从与家长聊天谈话中捕捉到一些有用的信息,甚至小伙伴之间的游戏有时也会成为数学学习的第一手资料。
2、数学课堂创设生活情境的研究。
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采用语言直观、实物演示、游戏、多媒体教学、数学实践等手段,创设生活情境,从中引出数学问题,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如可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堂上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事物创设教学情境,使数学知识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展开想象。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3、生活化数学练习设计的研究。
课堂练习是教师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要使课堂教学生活化,使学生把数学知识成功地运用到生活中去,教师就要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挖掘开放性的素材,要能直接反映学生的日常生活,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化。
4、数学实践活动的研究。
如何将数学方法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例如:在一年级学习分类后,拿出一些生活中的用品让大家分一分,在学习了人民币后,组织学生进行逛“超市”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很有用,自发产生一种探索兴趣,乐于创新。教师应该适时组织学生参与这样的数学实践活动,多给学生创造一些从生活实践中解决数学问题的机会,并鼓励学生主动在生活中大胆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4年。具体步骤为:
(1)准备阶段:2017年6月
选题 制定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2017年6月——2020年6月
根据方案开展研究工作,收集并学习与本课题有关的资料,收集和制作学具,进行课堂实践。
(3)总结阶段:2020年6月——2021年6月
根据结果调整和完善课题,总结撰写研究报告。
八、预期研究成果
1、随笔、教学反思若干。
2、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研究成果可以选择教育教学论文、日记、随笔、反思等多种形式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